当前时间:
学校主页 图书馆首页 入馆指南 新闻公告 阅读阅美 好书速递 他山之石 资源服务
  当前位置: 图书馆首页 >> 阅读阅美 >> 正文
  今天是:
 
  “事者,生于虑,成于务,失于傲”  
 
发布时间:2019-01-02   浏览次数:
 
     
 

背景链接:“事者,生于虑,成于务,失于傲”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,以这句中国古语来揭示博大精深的做事之道。(新华社北京12月18日电)

“事者,生于虑,成于务,失于傲”。这句话出自我国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,见其《管子》卷一《乘马第五》的“务市事”章。

“乘马”,犹运筹,指经济谋划。郭沫若等集校引何如璋云:“马者,算数之筹,如今所谓法马……乘者,计也。《周礼·天官·宰夫》‘乘其财用之出入’,即今算法乘除之谓。凡治国之法制,皆出於数,有所建置,必立马乘之,乃知其轻重长短多寡之数,而措注各得其宜。篇中言地、言用、言朝、言车,而详发均地分民,是标名《乘马》本旨。”

“生于虑”中的“虑”,就是考虑、打算。就是说,经济谋划产生于深思熟虑,要未雨绸缪,周密考虑和精心安排各项工作。强调做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。“虑”还可以理解为忧虑、忧患,居安思危,古人十分重视危机意识,保持忧患意识能不断激发人的智慧与潜能,来成就一番事业。

“成于务”中的“务”,就是追求、努力。成功于专心致志,要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。东汉思想家王符在《潜夫论》中说:“大人不华,君子务实。”凡能够成就一番事业者,无不对其从事的职业敬重有加、专心致志。

“失于傲”,就是说失败于傲慢。形势越好,越要保持清醒头脑,增强忧患意识。《荀子·议兵》言“凡百事之成也,必在敬之;其败也,必在慢之”,大凡在各种事业上失败的人一定是因为怠慢、傲慢。放荡功不遂,满盈身必灾,唐代魏征告诫我们“念高危,则思谦冲而自牧;惧满盈,则思江海下百川”,值得深思借鉴。

管子“生于虑,成于务,失于傲”一语的大意是,各项事业都产生于谋划和周详的思虑,因为辛勤努力而成功,因骄奢淫逸而失败。他主要是针对发展国家经济提出来的,但其思想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,具有更为广泛的思想价值,适用于社会、人生的诸多方面。

(摘自《中国教育报》2018年12月282版)

 
     
 
上一篇>>95后“秒辞” 他们的人生剧本你能读懂多少
下一篇>>谁是00后心目中最崇拜的偶像
 
[打印]   [关闭本窗口]

 

 
电话:0598-8282857  E-mail:smzytsg@163.com 邮编:365000
三明职业技术学院版权所有© 2010保留所有权利
建议浏览环境:IE10.0以上版本,1280×960分辨率或更高